東方網8月29日消息稱,有消費者舉報,東來順華龍街店鮮榨果汁系“果粉”勾兌。記者暗訪獲知“鮮榨果汁”的制作、售賣過程。該店鮮榨果汁是用“果汁伴侶”、添加劑和少量果肉勾兌而成,1扎成本大多控制在10元左右,售價卻達五六十元。記者在該店食品添加劑備案表中看到,其標注自制飲料不使用添加劑。
勾兌飲料變身“鮮榨果汁”
店內廚房僅對員工開放,制作果汁的操作平臺相對隱蔽。記者找尋機會進入廚房,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孩正在準備制作梨汁。她先從冰箱內拿出一個梨,削皮、切開后放入已加好水的榨汁機內打碎,之后用漏勺將梨渣過濾。靠墻的櫥柜上擺放著一排寫有各種口味的“果汁伴侶”,紅棗、椰子、番茄、苦瓜、黑米、各種水果、蔬菜、五谷的“伴侶”多達一二十種。隨后,該工作人員把過濾后的梨汁重新倒入榨汁機,從櫥柜上取出標有梨味的“伴侶”,用量杯衡量后倒入榨汁機,最后加了兩勺白色粉狀物和一些水再次攪拌。
該工作人員將榨汁機內的果汁倒入一個容量為1升的量杯內,48元一扎的“鮮榨果汁”就可以上桌了。
工商說法:鮮榨果汁不得含添加劑
12315熱線工作人員稱,鮮榨果汁內不得含有添加劑,商家打著“鮮榨果汁”名義銷售勾兌飲料,涉嫌虛假宣傳,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。消費者掌握相關證據,可向工商部門投訴。
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透露,從安全角度講,消費者盡量不要選擇喝勾兌的飲料,如果認為對方勾兌的飲料有安全隱患,經過檢測發現確有指標超出的狀況,可向衛生部門舉報。
“但檢測物品的取樣是個難題,衛生部門檢測時,經銷商可能會改變添加劑用量,很難抓住現行。”該工作人員稱,市面上八成果汁都是勾兌而成,商家就是鉆了監管的空子。
2010年7月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對《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》公開征求意見。新規擬規定,采用濃漿、濃縮汁、果蔬粉調配而成的飲料,不得稱為鮮榨飲料,制作鮮榨果汁,超過兩小時將不得銷售。
東來順勾兌果汁已停售,向顧客致歉
在有關媒體記者回訪之時發現,東來順已經停止銷售勾兌果汁,東來順集團昨天也發來聲明表示,公司已對華龍街店問題進行了調查,已暫停銷售“現榨果汁伴侶”,同時公司也對管理上的疏漏向消費者致歉,稱“管理不善負有責任”。